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植物工厂】国内植物工厂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23-11-24 发布人:新闻资讯

 

  技术,很多企业期待通过植物工厂技术解决中国的农产品安全问题,通过高投入和高产出来达到企业转型的目标。然而,只有少数企业能清醒地认识到投资植物工厂的高风险。中国植物工厂之路该何去何从,笔者希望从专业和产业的角度与读者分享观点。

  200多所商业化人工光型植物工厂,这一个数字要辩证地认识,真正能盈利的工厂还是少数,很多日本公司投资建设植物工厂是为了企业转型而进行技术积累。因此,在进行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的商业化投资时应谨慎,真正切实地利用各种技术方法把投入和产出核算在合理范围以内,最大限度地考虑风险规避措施。商业化的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只要能实现稳定生产,并达到预定产量,且有一定的销售保障,可完全实现盈利生产和稳定运营。无论是种苗、叶菜、还是草莓和药草,在多长时间内能够生产出多少产量的农产品是可完全调控和核算的,只要这个数据能获得保障,投入产出比的核算就是合理而可行的。因此,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只要有产出,不怕高投入,依靠技术方法来规避各种风险,尤其是生产风险和销售风险。高端蔬菜和高的附加价值植物的生产是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的主题,可控环境下生产的农产品必须在品质和价格上,与常规露地和温室生产的农产品有质的飞跃,否则,市场定位和占有率都将无法具备竞争优势。发展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技术不是要取代常规的温室生产和露地生产,而是要在蔬菜多样性市场上占领高端市场。作者觉得,近期内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在中国必将有较大的商业化产业需求。只要有技术保障,在低风险下实现高投入和高产出是能预见的,也是必然的趋势。

  太阳光型植物工厂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补光或不补光的温室生产。只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大规模温室设施的蔬菜周年稳定生产,均可称其为植物工厂,其特征是规模大、周年生产、产量稳定、品质保障。但是,所谓中国特有的日光温室生产就不能称其为植物工厂,因为日光温室的环境粗放,可控性差,难以维持一定品质的稳定生产,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问题,如土壤连作、病虫害防治等。尽管中国的日光温室有近

  70万hm2并已成为北方的主流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主流方向。而这些年建设的连栋温室为何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值得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人士反思。荷兰设施生产提倡“产量盈亏点”的核算,每种设施生产都应该有其特定生产经营状态下的产量盈亏点。例如,荷兰大型温室生产的大番茄产量盈亏点为51.3 kg/m2、串番茄产量盈亏点为47.7 kg/m2、黄瓜产量盈亏点为76.7 kg/m2、彩椒产量盈亏点为24 kg/m2、茄子产量盈亏点为37 kg/m2。在中国,很少有温室栽培者、管理者、研究者能够明确地核算出设施的产量盈亏点,其设施产量水平远远低于产量盈亏点,因而长期处在亏损状态。尽管中国的设施面积在近20年飞跃式发展,但设施产量水平却没有实质性提高,其技术贡献率更低。因此,无论是叶菜生产还是果菜生产,设施设计规划和生产经营管理必须导入“产量盈亏点”,准确核算其投入产出比,研究和生产目标都应以提高设施产量为方向。若设施番茄产量以2016年的20 kg/m2为基数,每年产量提高15%,则可在5年内达到40 kg/m2。照此速度发展用不了5年,无论是叶菜还是果菜,中国的设施产量即可达到领先水平,不足10年则可达到荷兰目前的水平。13亿人口每年按照200 kg/人的蔬菜需求计算,中国的可控设施需求和农产品需求都将是多么可观的市场。因此,目前大量建设的大型温室设施只要在设计管理中因地制宜和导入产量盈亏点的机制,实现经营盈利和稳定生产是现实可行的。设施投资切忌“不差钱”,不是投资多就能直线赶上荷兰水平。我国的技术积累和人员努力不够,学术界和产业界都需有良好的心态正视问题、处理问题,才可能使中国的设施农业尤其是植物工厂产业可持续发展。

  1)、家庭式植物工厂(图2)等是一种植物工厂的变形,按道理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特性,但作为一种宣传展示、兴趣爱好、科普教育的载体,也能成为大型植物工厂的生产基地与客户或农产品消费者的窗口对接。

  3),不仅仅具备科普宣传的作用,更可当作蔬菜购买者和消费的人的连接窗口,客户在该装置看到的植物可能是从其他的大型植物工厂派送而来的活菜,可以每天现场亲自采收。

  4.0仅仅是个概念,但是植物工厂技术已不是概念,而是作为农业4.0的载体实现高产高效、节能环保、清洁健康、生态智能的蔬菜生产,为人们的未来生活和未来农业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最新资讯

扫码获取最新资讯

版权所有:鼎盛app官方网站|鼎盛最新APP链接 豫ICP备2021008316号-1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